上一屆世界盃,身為地主的中國隊背負著不小的壓力。打從確定獲得 2019 世界盃的舉辦權後,當時剛上任的籃協理事長姚明,便披星戴月的執行一系列的訓練計劃,並將國家隊分成兩隊,各自參加不同的賽事,期望讓彼此能夠有良性競爭。甚至連分組與賽程的安排,都冥冥的對地主國相當有利。可惜這樣的加成與長期的準備,仍無法改變上屆世界盃失利的結果。在最為關鍵的第二戰,中國隊與波蘭隊糾纏到了最後一刻,卻意外地敗在周琦的一次關鍵失誤,讓他們止步於預賽,最終僅拿下 24 名,亦無緣東京奧運。
當年看似晉級世界盃複賽只有一步之遙,但在 2022 年的亞洲盃,我們仍可以從他們止步八強的結果看出一項事實:他們已不再是亞洲籃球的霸主了。中國與姚明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特別找來塞爾維亞名教練 Sasha Djordjevic,並嘗試透過歸化之途來提升競爭力。然而對於像是中國、立陶宛、南韓等非移民國家,血統仍是民眾相當在意的一項因素,因此在挑選歸化人選的時候,擁有中國血統的混血球員自然是他們的首選,包含邁阿密大學的 Isaiah Wong 也都曾在討論名單內。最後,他們趕在本屆世界盃的前夕,完成了 Kyle Anderson 的歸化手續。 而擁有 1/8 中國血統的 Anderson ( 現在該稱呼他為李凱爾了 ) 也成為了中國籃球史上第一位歸化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打破過往的思維,啟用歸化球員 Kyle Anderson (李凱爾)
晉級世界盃之路雖然中國隊近年的表現較為低迷,但從世預賽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盃的成員,仍然是一件簡單的事。他們在預賽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日本。自從由八村壘代表的日本籃球從東亞異軍突起,球迷就一直對於兩個世仇國家的籃球實力爭論不休,而這次世預賽總算給了兩次對決的樣本供球迷參考,中國隊在兩場對決都輕鬆地擊敗了日本,只可惜兩次對決日本的旅外主力都沒有參與,周琦則有一場沒有出賽,但雙方都是各自國內聯賽的菁英,從此仍可得知中國 CBA 的整體實力確實是高出日本 B 聯盟一截。扣除掉日本外,其他預賽比賽結果都相當好預測,同組的中華隊沒打算跟你爭什麼世界盃,繳作業般的派了二軍陣容被虐菜一下就完事了。剩下的最後一個對手澳洲則本來就是不同層級的對手,不過中國仍很有底氣的在第一戰與澳洲二軍糾結至最後一刻才敗下陣來。
中國這次預賽被分在比較硬的 B 組,因此到了複賽階段,對中國隊來說反而比較輕鬆。複賽對手最具指標性的則是伊朗。曾經,他們與中國乃是亞洲籃球的一時瑜亮,而現在雙方都已不再如過去般輝煌。不過中國的換血狀態確實比較健康,兩戰也都戰勝伊朗。比較意外的是第五階段對上巴林的比賽,中國竟糾纏到延長賽,最後才打出一波攻勢勝出。贏的是驚險,卻也讓他們在該階段賽事結束後就確定獲得世界盃的資格。而他們也在最後一個窗口的賽事開打前,將總教練杜峰換成塞爾維亞的 Djordjevic,新上任的總教練馬上來回於各 CBA 的賽場,不斷於場邊觀察,並挑選他心中的最佳人選。在最後一個窗口,Djordjevic 牛刀小試的再拿下兩勝,不過這次的世界盃才會是他真正的考驗。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風分析中國隊一直都不乏先天條件出色的球員,就算在巨人姚明退休後,也始終如一。現在接棒中國籃球重任的周琦有著 7-1 的身高與 7-6 的臂展, 近年被期待的潛力股曾凡博、張鎮麟、崔永熙有著放在 NBA 都不會輸人的體能條件和身材。若有人提到黃種人不適合打籃球,那光看這三人的 highlight 就足以讓你對黃種人改觀。有的國家一年也難出一位七呎長人,而 7-3 的劉傳興、7-2 的李慕豪甚至還不是國家隊常客,這些身高與運動能力的先天條件,讓他們在防守端有相當不錯的優勢,較難被打點之外,禁區還有周琦坐鎮。另外,中國多數球員的防守心態也相當剽悍,不會輕易讓步,這讓他們在上屆世界盃平均只能讓對手得到 73 分,算是當時失分成績名列前茅的國家。這屆亞洲盃中國雖然表現得不好,但也僅讓對手平均得到 76 分。